健康在線

保護孩子視力 從小就應該避免易近視行為

保護孩子視力 從小就應該避免易近視行為

孩子的視力發育關係到他們一輩子的幸福,而從小朋友的出生一路到6歲左右,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從國小開始一路到高中畢業又是我們防治近視的關鍵時期,究竟我們家長日常生活應該要怎麼做呢?

一般來說小朋友在剛出生到兩個月內,眼球肌肉的運動協調還不是非常的理想,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的眼球可能有向內轉,或者是往外飄的現象。這樣的狀況大概到了三個月之後,應該要有所改善,小朋友在這個時候應該要可以”固視”或是”追視”,也就是他們應該要可以注視著大人的手指頭,或者是其他引導的物品或光線等等。而在這個時期我們大人有幾點可以特別注意:
1. 嬰兒時期開始,如果在孩子清醒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讓房間內有柔和的自然光,刺激視覺的發育。 
2. 在跟孩子玩的時候要評估看看有沒有明顯的異狀,例如跟大人沒有眼神接觸,眼瞼下垂,瞳孔變白,極度怕光,經常搓揉眼睛等等。或者在三個月之後如果小朋友還沒有辦法固視/追視,或是眼神渙散無神,這些我們都要特別注意。另外,在跟他們在玩遊戲的時候,大人也可以輕輕的用手輪流將孩子一隻眼遮起,在這個過程中看看他們有沒有特別抗拒的現象。當我們的兩眼視力落差很大的時候,小朋友通常會極度抗拒好眼被遮住而露出壞眼,如果有上述任何的異狀發生,就請及早帶到眼科做詳細的眼部檢查。
3. 避免眼部的外傷其實這是個很實際且重要的部分,在任何時候都請不要將尖銳的物品,例如剪刀,刀片,原子筆,鉛筆,甚至爸媽的眼鏡等等物品放在孩子可以觸摸到的範圍內。
視力指的是眼球這台機器所運作的能力好壞,視力越好代表眼睛能夠看的更清楚,對於越小的差異都可以分辨的出來,我們常聽到的視力例如0.5,0.8,1.0等等。就好像考試滿分一百分而小朋友的眼睛拿到了50分,80分,或者100分的分數一樣,小朋友從出生一直到6歲左右,視力都還在持續發育的階段,每一個階段有相對應要有的視力水準,國建署所建議的視力篩檢對象,是年滿4歲的幼童,一般來說在幼兒園執行。然而我們眼科醫師通常建議在2歲半到3歲之間,其實家長就可以在家裡以玩遊戲的方法來教小朋友認識C或是E這種視力表的缺口,而且教他們如何表達大概在3歲到3歲半之間,就可以帶到眼科的院所進行第一次的視力檢查。在做視力檢查的時候4歲小朋友應該要達到0.6的水準, 5歲0.7,6歲0.8,而7歲以上的小朋友則應該要有0.9以上,如果有其中一眼沒有達到這個水準,或是兩眼視力表差距相差兩行以上。例如5 歲的小朋友一眼視力0.9,另一眼卻只有0.7,這個時候就應該要轉介至眼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找找看視力不良的原因是什麼,弱視就是視力發育不良。常見造成弱視的原因其實很多,舉例來說如果其中一眼有白內障眼瞼下垂等等會造成視線被遮蔽的問題,或是有斜視都有可能會讓視力發育不良。而還有一類是因為度數的問題,例如高度近視或是高度散光等等原因造成,有以上這些狀況發生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沒有辦法接收到清楚的影像,同時也會影響腦部視覺區的發育,這種現象就叫做"弱視"。

孩童的弱視是需要及早治療的問題,過了視力發育的黃金期之後,進步的空間就很有限了,小朋友的睫狀肌力氣非常的強,因此如果在沒有散瞳的狀況之下進行驗光,常常會有多出來的近視度數,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假性近視”。舉例來說小毛這位4歲的小朋友,在散瞳之前的驗光可能是100度近視,而在散瞳後驗光卻是50度遠視,相差來到150度,因此為了精準的知道小朋友的實際度數,散瞳後驗光是一個基本且必要的檢查。正常的新生兒在剛出生的時候其實是遠視眼,而隨著眼軸的增長,配合眼角膜以及水晶體的改變,眼睛的遠視度數才慢慢的減少,而度數往近視端移動,在這個過程中,一般來說在6-7歲左右才會移動到正視。也就是說如果小朋友在6歲以前保有一點遠視的度數,其實是比較安全的,如果在6歲前就已經沒有遠視,則要提防提早近視的可能性。學齡前兒童的視力護眼保健其實和生長發育是分不開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有充足的睡眠跟足夠的玩耍時間。一般來說在4歲以前,每天總和最好都要有十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且玩耍和跑跳等等體能活動的時間是越多越好。


簡單來說多睡,多到戶外運動多吃護眼食物就是最好的護眼良方,當然在太陽大的時候,也別忘了眼部的防曬,請為孩子配戴太陽眼鏡跟帽子,另外在手機平板氾濫的年代,再加上家長的忙碌,這些3C產品往往已經成為部分家長育兒的幫手之一。然而在使用上我們應該要格外注意謹慎,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歲以下的小朋友不應該觀看3C產品的螢幕, 2歲到5歲之間每天觀看螢幕的時間也不應該超過一個小時,實務上來說我們眼科醫師通常建議,除了遵守以上提到的時數以外,也盡可能避免讓孩子看手機或平板這種近距離的產品,如果真的要讓孩子們收看卡通,每次不宜超過半小時,每天不超過一個小時,而且請投放到電視上讓他們觀看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