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該不該給孩子付錢做家務?"這個問題,讓很多家長糾結和困擾。因為做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應盡的義務,拿金錢來購買家務服務,這本身是一種僱傭關係,而我們和孩子之間是家庭成員的關係,我們是一種合作關係。如果家務,是你出錢讓孩子乾的,那麼孩子理所當然認為家務是你的,跟他沒有什麼關係。認為“我只是為了獲得零用錢,所以我才要做家務。 ”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孩子不懂得為你分擔,你讓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跟錢扯上關係。
讓孩子學習適當工作能力,用家務來鍛煉孩子工作能力是不合適的,如果付錢太高,孩子們就會認為自己的勞動值這麼多錢,不利於未來進入社會工作。如果給低了呢?就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這樣的就會產生放棄勞動的心理,或者能想別的賺錢途徑,反而背離了家長的初衷。因此,直接動用金錢來鼓勵孩子做家務是不妥的,因為家長把“做家務”和“零用錢”連接在一起時,看中的是家務給的鍛煉,但在孩子心中形成的觀念就是:只要做家務,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
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不會太差,很多父母習慣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你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事不用你管。在一份統計各國小學生每天勞動的時間資料裡發現:小學生的勞動時間是0.2小時排在最後一名,勞動教育的缺乏,成為了現在很多孩子“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其實,家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生活的自理能力,為孩子將來獨立生活做準備,更是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參與到家務活動中來,給孩子製定“一周家務工作表”,讓孩子直觀感受每個家庭成員的家務任務,從與父母的任務對比,感受家庭責任。
對於屬於“孩子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屬於“家庭職責”範圍內的家務,比如說掃地、收拾房間等,不能用錢獎勵。而對於幫助家人的貢獻、為家務或者創新類家務,比如說洗車、拿快遞、修理小家電等等,就可以用零用錢進行獎勵。其實,家務活要不要和金錢獎勵捆綁在一起,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關鍵是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觀念、引導。
其它文章
【成長天地】為什麼我的孩子難以計數?
問題:我兒子八歲了,他仍然難以計數。為什麼對他這麼難計數?一個回答:很高興你問這個。當許多父母和照料者在孩子中看到它時,這種事情會感到困惑。計數似乎非常基礎,以至於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其中有多少。計數涉及許多小的但很關鍵的技能。這些技能在一起有時被稱為 數字常識。這是一種了解數字是什麼以及它們如何工作的能力,而無需考慮它。例如,孩子們用數字感自然就明白了像金額,什麼概念,更和更少的平均。他們知道數字有符號,例如5表示五件事。為了算得好,孩子們還需要學習並記住這些符號。那需要一種稱為工作記憶的技能 。當孩子們在一項或多項技能中掙扎時,它會給數學帶來 挑戰,不僅僅是數數。與孩子的老師交談是您開始獲得答案的好方法。分享你在家裡看到的東西,並 ...
【成長天地】在家可以做哪些遊戲活動,你知道嗎?下面帶你認識一下
兒童在冠狀病毒隔離期間的類似於幼兒遊戲的活動,一些可以在家裡做的遊戲。在這次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您的孩子過得怎麼樣? 您的孩子對玩具感到無聊了嗎? 我將與您分享我們最近一直在做的家庭遊戲活動,希望這些遊戲活動在家的我們會有所幫助。 讓孩子們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我覺得這很重要。即使我們被告知要待在家裡,但是我們可以盡力為孩子們帶來一些戶外樂趣,我們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還有維生素D,還有助於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戶外活動也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這有助於他們將來的學習。我建議孩子們在家做的另一項活動是幫助做家務,我的女兒們喜歡和我一起做家務,就像是在做幼兒遊戲活動一樣,例如收拾乾淨的盤子,折疊布,整理他們的房間,切蔬菜等。我為他們買了兒童刀不...
【成長天地】由非盈利組織開展的環境和救援活動起到了積極的幫助
社會的多元化,讓無國界醫生(MSF)組織越來越活躍,他們是不以營利性為目的主要存在的非政府組織,多半是開展公益事業,在很多時候發揮著政府和企業難以發揮的重要影響作用,推動社會民生發展。特別是在環境保護和扶貧開發領域,無國界醫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無國界醫生在環境保護領域參與野生動物的救援和保護,環保產業的推廣和發展,環保誌願者的活動,許多非政府組織提供了大量的捐款。並不斷宣傳推廣,使環保運動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非政府組織推動環保意識的普及,宣傳教育活動,使更多的人認識到環保的作用,並與多個城市的政府合作,建立環境保護領域機製。另一種是在環境保護中提供獨立的作用,也可以開發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項目活動,通過每個人的能力來幫助環境保護。在扶貧...
【成長天地】如何讓孩子適應上幼稚園?
孩子再有一段時間,就要離開媽媽,去上幼稚園了,說實話還真的是挺擔心的。擔心各種的問題,也擔心會跟別的小朋友相處不好,後面學習並整理了一些覺得有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從以前24小時帶在身邊的孩子,送到陌生的環境和別人相處,真的讓我感到分離 焦慮。不知道擔心比較多的是孩子還是父母?於是我請教周遭的媽媽們、幼稚園老師,跟看教養的書籍,整理出以下的方法,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開學前:1.先跟幼稚園溝通,開學前常常帶小孩進去走走,熟悉環境。2.共讀繪本:有很多與上幼稚園相關的繪本平常可以一起閱讀,減低孩子的不安並增加孩子的好奇心。例如 : (1)我可以勇敢去上學!(2)媽媽很快就會來接我!(3)我要去幼稚園!(4)媽...